文化遗产价值开始“比拼”传播力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文化遗产价值开始“比拼”传播力

    2020-02-24 13: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阅读量:
    语音阅读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近来,正仓院官网更新,为文物爱好者进行文化遗产研习带来了福音。人们不仅能更快找到所藏1111件宝物;而且通过多纬度描述,就可足不出户即能全面细致地感触传世文物的历史底蕴。

    如果深入思考一下这个现象,就会发现其意图和效果远不局限于“研习”。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文化遗产,会自然而然地对遗产地产生感悟和感情。网络形式不断更新、内容反复强化,其实是世界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文化遗产传播运动的一个缩影。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博物馆、研究单位甚至营销机构,都在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将文化遗产的学术价值进行阐释,尽可能加深公众印象,影响每个参观者的价值观。这种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的大众化普及态势,背后隐含着文化遗产传播空间中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受众目标的文化力展示和“比拼”。

    比拼的是效果。

    我们看到的身边很多展览、网页,其实都是在精细地比拼遗产地的文化力。人们通过精雕细刻的细节才会心生认同。认同带来了尊敬。

    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从未如现在这样强烈地需要凝聚共识。借助文化遗产载体来达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传统宣传模式的终结,意味着只依靠计算游客人头数目和点击率、计算GDP营业额方法不再是唯一的效果评估标准。文化遗产吸引着目光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收获对遗产地的认同和尊敬,是摆在众多“正仓院”面前一道新的必答题。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