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福寿沟博物馆揭牌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中国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福寿沟博物馆揭牌

    2019-12-30 0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量:
    语音阅读

    12月29日,中国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福寿沟博物馆揭牌对外开放。博物馆首次展示了一段已挖掘的罕见的双沟遗址,让游客零距离感受赣州先人造城、治城的高超智慧。

    “江南宋城”江西赣州拥有一座历经千年,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中国古代城市下水道工程——福寿沟。29日,中国唯一的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福寿沟博物馆揭牌对外开放。

    历经千年的福寿沟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境内,因排水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而得名。这套古人创设的地下排水系统,是一个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活文物”,更被誉为千年不朽的“城市良心”。

    首次展示一段已挖掘的罕见双沟遗址

    福寿沟博物馆在展陈上利用镜面、投影、结构、艺术装置等互动体验方式。博物馆首次展示了一段已挖掘的罕见的双沟遗址,让游客零距离感受赣州先人造城、治城的高超智慧。沉浸式虚拟漫游,带给观者一场“真实”的穿越之旅。

    福寿沟博物馆总共三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大厅色彩明亮,风格雅致,打破了传统的冰冷展陈模式。二楼主要是博物馆的特展区、研学区、办公区,一楼、负一楼是主要的展陈区域。展陈区域由序厅、福寿溯源、福寿智慧、海绵城市、他山之石、传承后记六大部分组成,展陈方式突出采用图片、文字及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系统、真实、有趣地展示福寿沟的修建背景、结构组成、建造技艺、科学原理,让游客充分感受赣州先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充分见证人类古代水利史上不可复制的历史奇迹。

    在博物馆负一楼,利用一段已挖掘的福寿沟遗址,在保护真实遗址的基础上,展现福寿沟的原真情景,实现与游客的零距离接触。

    现存砖石拱券结构福寿沟约1.8公里

    福寿沟博物馆的建设作为千年福寿沟保护与传承项目的其中一项内容,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2016年9月23日,福寿沟保护与传承项目正式获批,11月17日正式启动项目建设。

    根据有关文物考古的要求,在勘探过程中,专家们进入到福寿沟内部,通过物探、机器人、人工下井等方式,现场人工采集数据信息,拍摄影像资料,绘制福寿沟全景及结构现状图,并形成了“福寿沟现状勘察报告”。

    经勘探,已找到的现存砖石拱券结构福寿沟约1.8公里,主要分布在5条勾线上,其中建国路-均井巷-姚衙前-桥儿口-景凤山长约880米;西津路-西津门-西津门外水窗长约250米;厚德路中段约130米;罗家巷尾-汽修厂附近约200米;红旗大道约340米。

    考古勘探过程中,在厚德路22号地下新发现一条福寿沟,且品质完好,有铭文砖,更是罕见的并排双沟。(赖天然 伍兆云 记者王剑)

     
    (责编:赵建华、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