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聚首浙江庆元:透见故地历史 共谱廊桥新梦

文化人物网新闻

  • 国际视野 · 权威再现 · 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 热门关键词:
    创新
    和平
    守住民族文化的根
    吴震启
    大唐西市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中外专家聚首浙江庆元:透见故地历史 共谱廊桥新梦

    2019-09-24 0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量:
    语音阅读

    地处浙南闽北交界处的浙江庆元,是中国现存古廊桥最多、最集中的县,素有“古廊桥天然博物馆”和“廊桥之乡”的美称。日前,浙南闽北七县廊桥摄影联展和数字红桥馆开馆仪式在庆元廊桥博物馆举行。中外近百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谱“老桥新梦”。

    踏入博物馆中,庆元县域内130多座廊桥构成表格和点位图,跃然眼前。“梦回廊桥”“巧夺天工”“人间彩虹”“情有独钟”“牵手廊桥”等七个区块深度剖析古廊桥的建筑工艺以及人文内涵,让初到此地者叹为观止。

    “我们中国廊桥的建筑风格是极具‘烟火气’的,钟楼式样和桥梁架构相结合,影射当地百姓晨钟暮鼓的生活习俗。”台湾华梵大学教授萧百兴看到墙上的廊桥图片,兴致骤起。

    萧百兴是台湾人,但说起庆元廊桥,却如数家珍,“庆元廊桥又叫‘鹊窠桥’,许多木头交织在一起,就像喜鹊筑巢一样,很有意思。这不仅是一种建筑本身的美学,也反映了庆元人借廊桥所表现出的对团圆、窝居、荣耀象征的欲望。”

    秋月挂深空,人在馆中走,仿佛身临桥上游。

    “这里是一处红军革命根据地吗?红军在这座桥上是不是抗击过敌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东鸿指着数字红桥馆内的一张地图说道。

    地道的中文名,流利的普通话,如果没有西方人立体的脸庞,人们很难想象东鸿竟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我从高中就开始学中文,非常喜欢中国的历史文化。这些红色廊桥有别于其他桥梁,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东鸿说,粟裕、刘英、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庆元指挥过著名的斋郎战斗、竹口战斗,而当地的廊桥为抗战贡献了巨大的帮助。

    东鸿说,桥也是一个比喻,把两岸的人民联结在一起,这是他钟意研究桥梁的原因之一。

    古老的廊桥连接两岸,也透见故地历史,跨越时空联结古与新。正如萧百兴所言,“如果要将廊桥保护下去,传扬开来,那就要挖掘‘人无我有’的东西——庆元独特的历史人文,让不了解廊桥的人看到它,都能够从新鲜感中带出亲切感,因为庆元廊桥就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周禹龙 实习生 周悦磊)

    (责编:赵建华、刘升)
    分享到:
    全球著名院校 / 文博机构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新闻